首页 >> 合作交流 >> 国内交流 >> 正文

格致论坛第十四讲—原子核反应实验研究及核科学应用

发布日期:2025-02-28  来源:   浏览次数:

2025年2月26日下午,宁夏大学物理学院邀请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杨彦云研究员作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辅导报告,同时作了题为“原子核反应实验研究及核科学应用”的学术报告。报告会在博远楼206会议室进行,由物理学院安荣博士主持。

在报告中,杨彦云研究员针对青年基金和地区基金进行了经验分享,重点强调了基金申请书在语言表述方面的规范性;同时强调了基金申请中要明确研究目标,突出研究内容和特色;在撰写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书的最后冲刺阶段,本次报告会进一步增强了大家做基础研究的信心,为申请书的最后修改提供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随后,杨彦云研究员围绕放射性束核物理的发展以及应用为大家作了学术报告。放射性核束物理是核物理研究的前沿领域之一,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世界上各科技强国都已经部署了一批重要的放射性束流装置,这就包括依托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国家实验室建造的兰州放射性束流线(RIBLL1),自建成至今20多年里,国内外各单位在反应机制及奇特核结构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产生了重要的国际影响力。同时,杨彦云研究员结合放射性束的应用,为大家展示了核物理从基础学科到成果转化的众多案例。结合宁夏本地特色,围绕自治区的“六新六特六优+N”新型现代化产业体系,杨彦云研究员对于放射性束核物理在辐射育种、新型材料表面改性、医疗健康等方面的发展给出了建议。报告中,大家积极提问,整个报告过程学术氛围浓厚。

杨彦云,现任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研究室副主任。2005年在兰州大学获得学士学位,之后在中国科学院大学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甘肃省领军人才,中国科学院特聘研究骨干,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会员,甘肃省科普专家,RIBLL合作组(共同)发言人。从事实验核物理研究,先后主持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1项国家重点研发项目的课题。依托大科学装置,对放射性核素在RIBLL1能区的反应机制开展了系统性的研究,负责和参与探测设备及实验技术的发展工作,负责RIBLL1的日常工作,为我国放射性核束物理研究做出了贡献。

联系电话: 0951-2061004 邮箱:wlxy@nxu.edu.cn

地址:宁夏银川市西夏区文萃北街217号

版权所有:宁夏大学 copyright © 2015 宁ICP备 05001458号   宁公网安备64010502000131